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

新華0 分享 時間: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jié)合理續(xù)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2、啟發(fā)幼兒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故事《皮鞋車》課件、

2、小動物頭飾、舊皮鞋一只、舊掛歷紙、剪刀、膠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舊皮鞋)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鞋子?(又臟又破)

2、如果你的家里有這樣的鞋子,爸爸媽媽會怎樣做?(扔掉、賣掉等)

小結:剛才小朋友回答的真好,說了這么多。

二、基本部分

1、討論:森林里的草地上也有這樣的一只舊皮鞋,小動物們看見了會怎么樣呢?(分組討論、回答)

小結:小朋友都說小動物會把它扔掉、賣掉,小動物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2、通過表演,了解故事內容。

(1)快看,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呀?(小兔子)小朋友猜一猜小兔子會怎么做,怎么說呢?(自由說)

(2)又有一只小動物過來了,它是誰?(小松鼠)咱們再來猜一猜它會怎樣做怎樣說?(自由說)

(3)小朋友再看誰來了?(小老鼠)小老鼠請小朋友猜一猜它會怎么做怎么說?誰來說一說?(自由說)

(4)小朋友說小老鼠怎樣才能把舊皮鞋變成皮鞋車呢?(分組討論)(擦干凈、按上車把、輪子等)

(5)變廢為寶教育:

小老鼠真是一只聰明的小動物,它不怕臟、不怕累,把一只舊皮鞋變成了一輛又干凈漂亮又很有用的皮鞋車,如果小朋友有這樣一只舊皮鞋,你會把它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自由說)

3、續(xù)編故事:

教師:故事聽完了,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小朋友想一想:

(1)小老鼠開著干凈漂亮的皮鞋車會干什么呢?(討論,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2)你喜歡故事里的那只小動物?為什么?

(3)如果你有一輛這樣的皮鞋車,你會開著車做什么呢?(自由說)

4、完整欣賞故事:

現(xiàn)在我們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皮鞋車》,小朋友可以小聲說一說小動物們說的話。

三、延伸活動:

1、小結故事大意。

2、廢舊物品制作:

小朋友想不想要一雙漂亮的鞋子呢?

桌子上有老師準備好的舊掛歷紙、膠水等,小朋友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一雙漂亮的拖鞋,

現(xiàn)在請每組的小朋友自由分工,一起做一雙鞋子。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老師講故事;2、大膽用普通話回答問題;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二活動準備:

1、大紙箱一個:上面開一個比較大的口,面對幼兒一面布置成一個小水池;

2、卡紙立體動物三個;3小青蛙、鴨子、烏_飾若干;4泡沫墊子,在場地上布置一個小水池

三活動過程:

1、用三只小動物表演游戲給小朋友看引出話題,引起幼兒興趣;

2、分別表演三只動物“撲通”跳下水的過程:提問:a小青蛙呢?b誰不見了?小鴨子?c小烏龜?

3、將三只動物重疊拿出紙箱問:第一個是誰?第二個是誰?第三個是誰?幼兒練習完整句式“第一個是。?!薄暗诙€是。?!薄暗谌齻€是。?!?/p>

4、老師重復一遍故事,幼兒隨老師一起玩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詞匯:“聚精會神”、“頭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學什么。

2、通過提問和有序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中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

3、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盲目跟別人學的道理。

【活動準備】

1、自制《小貓刮胡子》圖片一套或根據寓言內容制作電腦動畫。

2、小貓(有胡須)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小貓手偶:我是一只小花貓,我的胡須長又長。

2、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花貓的胡須有什么用嗎?

3、幼兒自由討論后,教師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師:可是有一只小花貓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們來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二)教師出示教學圖片,有表情地講述寓言。

1、教師出示圖片,生動地講述寓言《小貓刮胡子》。

2、師:小貓刮胡子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分段講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圖片的內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詞匯:“聚精會神”)小花貓在看什么?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有序地觀察圖片,理解寓言情節(jié)。

3、師:小花貓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碰得頭破血流?(理解詞匯:“頭破血流”)

(四)教師和幼兒再次看圖片,完整欣賞寓言,啟發(fā)幼兒理解寓言。

1、教師指圖與幼兒共同講述寓言。

2、師:小花貓能刮胡子嗎?

3、教師小結:原來,胡子是貓用來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鉆洞時得用它來測量洞的大小。如果沒有了這把尺子,貓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鉆過去。

(五)引導幼兒進行拓展談話,啟發(fā)幼兒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學什么。

師:小花貓的主人刮胡子對不對?

師:為什么主人應該刮,小花貓卻不能刮呢?(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學什么)

師: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貓,你會和它說什么?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兒歌初步理解反義詞,感受兒歌詼諧的趣味性。

2、嘗試運用生活經驗中的反義詞進行游戲。

3、在游戲中不斷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流暢性。

活動準備

1.圖片:駱駝、小羊、老虎、小貓、龜、兔、烏鴉、仙鶴、成群鴿子、一只鳥。

2.自制掛圖。

3.紅、黃兩色笑臉貼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1.和幼兒玩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教師做什么動作,小朋友邊說“我就跟你這樣做”邊做動作。

2.增加難度,教師做動作,幼兒做出跟老師相反的動作。

二、出示掛圖,幼兒根據圖畫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1.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看圖畫上都有那些小動物?它們誰和誰在一起?它們在干什么呢?

2.教師根據掛圖朗誦兒歌一遍。

3.請幼兒根據畫面內容跟著老師朗誦兒歌一遍。

三、出示圖片,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1.請幼兒根據兒歌內容,把圖片按順序找到伙伴排列出來。

2.根據圖片回憶并朗誦兒歌。

3.用動作表示兒歌里的內容,邊做動作邊朗誦。

四、遷移經驗,從生活中找相反的例子。

1.小組pk賽。

教師說明比賽規(guī)則:將幼兒分為紅黃兩隊,每隊幼兒說出一對相反的東西或兩件相反的事情,給予笑臉貼片鼓勵??茨年牭玫降男δ樫N片多就獲勝。幼兒必須舉手,點到名的才算。

2.幼兒進行比賽。

3.公布比賽成績,為獲勝隊表示鼓勵。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5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迅速掌握別人的談話內容,學習別人的談話經驗。

2、圍繞話題用連貫的語言談論“有了翅膀”后的事情,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思維的開拓性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

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自由交談和集體談話,體驗談話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小鳥木偶1個,“假如你有了翅膀”的系列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教師以木偶表演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出話題,邊操作木偶邊說:“今天小鳥來到我們班,要和小朋友交個朋友,你們愿意嗎?”

大家都知道小鳥的本領可大了,它有哪些本領?請小朋友說一說,小鳥看你們說得對不對?!?/p>

(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讓幼兒自由交談,要求圍繞鳥兒的本領來談,啟發(fā)幼兒回憶見過或聽過的事,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傾聽幼兒談話,提醒幼兒專心聽同伴談話,了解別人說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說,自己可以說得與別人不一樣。

(三)引導幼兒拓展談話范圍。

1、集體談論“小鳥”的本領。

啟發(fā)幼兒:小鳥因為什么才有這樣的本領?(會飛)為什么會飛?(因為有一對翅膀)還有誰也有翅膀?有了翅膀它們能干些什么?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方講述。

2、圍繞“假如你有了翅膀”主題講述。

教師提問:

①鳥兒有了翅膀,有許多的本領。如果你有了翅膀,你會做些什么?

②你會做些什么特別的事?

③你為別人做些什么事?平時有什么做不到的事?

④你還希望誰也有翅膀,為什么?

引導幼兒拓展思路,開動腦筋,發(fā)揮想像,運用新的談話經驗表達自己的見解。

教師對幼兒豐富的想像給予肯定,對幼兒的談話表示極大的興趣,使幼兒在談話中體驗快樂。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讓幼兒將自己的講述畫下來,或做鳥類手I。

五、生活中滲透

戶外活動時間引導幼兒觀察有翅膀的動物。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科學區(qū)展示各類鳥的圖片。語言區(qū)展示“假如你有了翅膀”的幼兒圖片作品。

七、家庭中滲透

教育幼兒保護鳥類,知道鳥兒是我們的朋友。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6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按數字大小排隊和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2、感受兒歌帶來的趣味性。

準備:小雞圖片、1—7數字卡片。

關鍵點:學習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環(huán)節(jié):

一、教具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小雞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交代學習兒歌的要求。

二、欣賞兒歌,理解掌握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兒歌名稱叫什么?

(2)媽媽買了幾只雞?我給小雞起了什么名字?

(3)你們會數嗎?請幼兒邊點圖片邊數數。

(4)啊呀,小雞走散了,怎么辦?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嗎?

三、學習兒歌,幫助記憶

1、帶領幼兒輕聲學念兒歌。

2、以多種形式練習兒歌。

四、組織游戲,體驗情趣

1、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要求。

2、請幼兒八人一組進行游戲,一人扮演雞媽媽,其他幼兒扮演小雞,體驗兒歌帶來的樂趣。

3、小結:表揚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小朋友。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歌中表現(xiàn)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課件,三本書,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1、聽著《春天在哪里》的音樂進活動室。

美麗的春天在哪里?美麗的春天還在春姑娘為你們帶來的這三本書里。

2、理解詩歌內容。

(1)出示第一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彩色的書)猜猜書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誰在書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是誰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誰還會在春天里唱歌?

3、整體欣賞詩歌,看課件。

春姑娘真能干,還把這三本書寫進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里,我們一起聽聽。

4、欣賞詩歌,感受春天的美。

詩歌里說春天是三本書,是哪三本書?你最喜歡哪一本?

(1)欣賞第一段后提問:你最喜歡這本書里的哪一句話?

(2)春天還是一本會笑的書,我們一起看看(欣賞)。誰在

春天里笑了?還有誰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樣笑的?

小池塘為什么笑?

(3)播發(fā)第三段。提問:你最喜歡聽書里誰唱的歌?

5、朗誦詩歌

(1)讓我們完整地聽一遍這首春天的詩歌(再一次欣賞一遍),小朋友可以輕輕的跟念,集體朗誦。

(2)和老師一起邊看圖邊念這首詩歌。

(3)春天可真美,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念這首詩歌。

(4)游戲:老師念詩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詩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現(xiàn)春天的美。

(1)把春姑娘帶給我們的三本書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本美麗的春天的書,我們一起為這本書做張好看的封面,好嗎?幼兒繪畫。

(2)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的內容。

(3)小朋友,美麗的春天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不同職業(yè)的專長推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體會團結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課件,繪本書。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發(fā)懸念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

2、提問:發(fā)生什么事了?(幼兒自由猜測)

3、設疑: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這可怎么辦?誰來幫他們想想辦法?

二、推測故事情節(jié)

1、認識各種有本領的田鼠:誰來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領的人都來了。

2、推測:誰最有可能搬走這塊大石頭?為什么?結果怎么樣?

3、感知情節(jié)變化:難道就沒有辦法把石頭搬走了嗎?

田鼠寶寶有什么好辦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結:他們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還有的撬,在田鼠寶寶的指揮下,大家的勁都往一處使,

原來這不是石頭,是個大面包!

三、完整欣賞故事

1、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總結:原來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一個人做不了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

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來完成。

《大石頭》

這是一個靜悄悄地夜晚。忽然,有塊又大又圓的東西轟隆隆地朝田鼠村莊滾了過來!哐當!

第二天一大早,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他們昨天剛挖了一個大洞,準備遭游泳池,可是現(xiàn)在這個大洞里躺著一塊大石頭!

所有的田鼠都皺著眉頭,擔心地看著這塊大石頭。

“我來試試。”村里力氣的田鼠大力士跑了過來。嘿喲!嘿喲!但是石頭一動都不動。

“我來試試?!边@次田鼠科學家走了出來,“利用杠桿原理就可以把石頭抬起來了?!钡鞘^實在太重了,木桿咔嚓一聲就斷了。

“我們鉆到地底下,把石頭抬起來不就好了嗎”田鼠礦工出來說話了。田鼠礦工鉆到地底下挖土,他累得半死,但石頭動也不動。

“那就交給我吧。”田鼠魔術師出來說話了?!拔易兾易儯易冏冏儭厝グ?,大石頭快點回到原來的地方吧,變!”但是石頭還是在老地方,一動都沒動。

“不要擔心,我來試試?!碧锸蟀l(fā)明家出現(xiàn)了。繩子緊緊地捆住石頭,熱氣球很慢很慢地向上飛,但是這次石頭還是一動都不動。

所有的田鼠都很失望?!半y道就沒有辦法把石頭搬走了嗎?”正在這個時候,田鼠寶寶走到大家面前說道:“我有一個好辦法!”“所有人一起幫忙不就可以了嗎?”于是,所有的田鼠都聚集到了一起,他們推的推,拉的拉,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勁!

大家再加把勁!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哐當——“哎呀,原來這個不是石頭,是個大面包!”

這天晚上,田鼠村莊開了一個慶祝會。所有的田鼠都分到了面包。當然,游泳池也造好了。

瞧,田鼠寶寶在游泳池里一邊玩水一邊吃面包。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9

活動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容,體驗小動物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配套的教學掛圖(嘟嘟和媽媽的圖片是活動的)。

活動過程:

1.介紹嘟嘟,引出故事。

2.講述故事。

提問:媽媽帶嘟嘟去幼兒園,一開始嘟嘟高興嗎?

3.看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嘟嘟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干什么?嘟嘟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4.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討論:嘟嘟后來為什么喜歡上幼兒園了。

5.小結:小鳥、小兔、梅花鹿都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建議:

將故事掛圖放到語言區(qū),供幼兒看看講講。

評價:

1.對聽故事感興趣。

2.能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會說:“這里是__的幼兒園?!?/p>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10

活動目標:

1、大膽交流自己做過的夢,體現(xiàn)分享的快樂;

2、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意境,嘗試創(chuàng)編不同的簡短詩句。

活動準備:

1、散文課件;

2、夢姐姐娃娃;

3、小花籃。

活動重難點:

1、猜猜小動物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夢呢?

2、夢姐姐送給你什么顏色的花,你做了個什么顏色的夢,夢見了什么呢?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價值取向:創(chuàng)設睡覺的氛圍,激發(fā)幼兒大膽交流做過的夢的欲望。

1、PPT出示漢字——花籃師:認識這兩個字嗎?

2、出示實物花籃師:真棒,是花籃???我這有個花籃,漂亮嗎?猜猜是誰的花籃?

3、出示PPT——夢姐姐(配合節(jié)奏拉上窗簾)師:這是夢姐姐的花籃。夢姐姐在干嗎啊?噓……我們輕輕的,別吵醒了夢姐姐的美夢。

4、說說我的夢師:每個人都會做夢,你們做過些什么夢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下吧。

經驗提升: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有時會做美夢,有時會做惡夢,這是很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

二、欣賞散文

1、夢姐姐和她的花籃——課件第一段師:夢姐姐要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幾個美麗的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價值取向:通過課件、音樂起到感受散文優(yōu)美意境的作用。

2、小黃雞的夢——課件第二段師:小黃雞正靠在媽媽身邊香甜的睡覺,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朵黃色的花。于是,小黃雞做了一個金黃色的夢。猜猜它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夢呢?

★價值取向:分段理解散文,為交流與創(chuàng)編鋪墊。

3、小青蛙的夢——課件第三段師:小青蛙正在小草邊靜靜地睡著。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朵淡綠的花。于是,小青蛙做了一個綠色的夢。(引導幼兒一起說)綠色的夢是怎樣的呢?

4、鸚鵡的夢——課件第四段師:鸚鵡用腳爪抓住樹枝,在樹上睡覺。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朵紅色的花,于是,鸚鵡就做了一個紅色的夢。(引導幼兒一起說)紅色的夢里會有什么呢?

5、完整欣賞師:夢姐姐的花籃真神奇,會讓小動物們做各種各樣顏色的美夢,讓我們一起分享下小動物們的美夢吧。

小動物們做了這么美的夢,心情會怎樣啊?

★價值取向:完整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體驗做美夢的心情。

三、小朋友的夢

師:夢姐姐最喜歡那些愛幻想的孩子,她覺得這樣的孩子比小黃雞、小青蛙和鸚鵡可愛多了,所以她總是把最美的夢送給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很美很美的夢。

現(xiàn)在,美麗的夢姐姐就要來啦,讓我們閉上眼睛,看看她會送你一朵什么顏色的花,那么你會做一個怎樣的夢呢?(引導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花送入幼兒手中)哇,天亮了,夢姐姐送給你什么顏色的花,你做了個什么顏色的夢呢?

★價值取向:嘗試用"夢姐姐送給我一朵X色的花,我做了一個X樣的夢。我夢見……"語句表述。

四、活動結束和同伴、客人老師分享自己的美夢。

★價值取向:能自然大方地向他人交流表述。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11

教學目標:

1、嘗試根據圖中人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列式,理解8的加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在活動中,說說自己雨天上幼兒園的經歷,感知天氣變化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有雨天上幼兒園經歷、能夠進行7以內的加減法列式運算,掌握8的組成

(材料準備)操作包、水彩筆

重點:能夠解釋算式的意義

難點: 根據特征獨立列式 教學過程:

一、雨天上幼兒園

1、復習游戲(泥娃娃數字游戲)

2、討論:遇到下雨,你怎么來幼兒園

·小結:下雨了,我們必須使用不同的雨具來幼兒園,這樣就不容易被淋濕。雨傘、雨衣、套鞋,都是在雨天不可缺少的朋友。

3、提問:你從什么地方能夠了解到天氣將發(fā)生變化了?

·小結:天氣預報、天空中云朵的變化、周圍天氣環(huán)境的變化(刮風、溫度的變化)都能夠告訴我們,要變天了,大家要做好必要的準備。

二、八個小朋友來幼兒園(解決重點)

·重點提問:

1、八個來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別之處,也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2、請你找一個特征,把這八個小朋友分成兩組

·復習8的組成

·看算式,找特征并解釋算式的含義。

·小結:一道算式題一定有3個數字,兩個符號,數字和符號都有它包含的意義。

三、找找算式題(解決難點)

·根據操作包上的圖片提示,找到分類特征并列式

·個別幼兒再次解釋自己列式的依據

·教師驗證幼兒列式結果

幼兒園創(chuàng)意語言方案篇12

活動目標:

1.能較連貫得朗誦散文詩,體驗其中優(yōu)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2.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難點:能較連貫得朗誦散文詩,體驗其中優(yōu)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活動準備:

物質:散文詩掛圖、動物叫聲:蟬、蟋蟀和青蛙的叫聲。

知識:已有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物叫聲:蟬、蟋蟀和青蛙的聲音,請幼兒聽,說說這是什么聲音?誰的叫聲?一起學一學。

二、展開:

1.討論:什么季節(jié)才會有這些動物?小結:夏天,這些動物會唱歌。

2.出示掛圖,朗誦散文詩《夏天的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

(1)散文詩中哪些動物會唱歌?它們是怎樣唱的?在哪里唱的?引導幼兒用散文詩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2)夏天的歌還體現(xiàn)在哪里?用散文詩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3.請幼兒隨教師小聲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詩中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4.啟發(fā)幼兒說說自己喜歡散文詩中哪些句子?學習形容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5.分組采用一問一答形式朗誦散文詩。

6.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朗誦散文詩。

三、延伸:

仿編散文詩《夏天的歌》,夏天的歌除了知了、青蛙的歌聲,還體現(xiàn)在哪里?

142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