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

新華0 分享 時間: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1

活動目標:

1.愿意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nèi)容,體驗小動物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配套的教學掛圖(嘟嘟和媽媽的圖片是活動的)。

活動過程:

1.介紹嘟嘟,引出故事。

2.講述故事。

提問:媽媽帶嘟嘟去幼兒園,一開始嘟嘟高興嗎?

3.看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嘟嘟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干什么?嘟嘟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4.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討論:嘟嘟后來為什么喜歡上幼兒園了。

5.小結:小鳥、小兔、梅花鹿都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建議:

將故事掛圖放到語言區(qū),供幼兒看看講講。

評價:

1.對聽故事感興趣。

2.能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會說:“這里是__的幼兒園?!?/p>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2

語言:長出來啦

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觀看戶外春天長出來的小草和樹的嫩芽。

2、學說詞語:“春天”、“綠色”;學說短句“小草長出來啦”、“樹葉長出來啦”

準備:

1、選擇陽光充足的日子。

2、圖片:冬季以及春季的圖片各一張。

3、錄音機,錄有歌曲《春天》的磁帶。

過程:

1、組織幼兒到戶外,感受陽光的溫暖,知道春天來了。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到戶外走走吧!太陽暖和嗎?在暖和的太陽下,樹兒都有了什么變化?(讓幼兒觀察說出長出新葉了等)說明春天來了。

2、進活動室,逐一出示兩幅不同的圖片,引導幼兒學說短句。

師: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一副畫,畫上是不是春天呢?(引導幼兒說出是冬天)冬天的時候樹上有沒有樹葉?地上有沒有小草?

師:這副畫上,樹上長出了什么?(學說“樹葉長出來啦”)地上長出了什么?(學說短句“小草長出來啦”)樹葉和小草它們都長出來了,漂亮嗎?那你們看看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學說“綠色”)說明這是什么季節(jié)到了?(學說“春天”)

3、播放音樂,邊走邊欣賞春天的景色。

師:春天這么美,讓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3

教學目標:

1、嘗試根據(jù)圖中人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列式,理解8的加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在活動中,說說自己雨天上幼兒園的經(jīng)歷,感知天氣變化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有雨天上幼兒園經(jīng)歷、能夠進行7以內(nèi)的加減法列式運算,掌握8的組成

(材料準備)操作包、水彩筆

重點:能夠解釋算式的意義

難點: 根據(jù)特征獨立列式 教學過程:

一、雨天上幼兒園

1、復習游戲(泥娃娃數(shù)字游戲)

2、討論:遇到下雨,你怎么來幼兒園

·小結:下雨了,我們必須使用不同的雨具來幼兒園,這樣就不容易被淋濕。雨傘、雨衣、套鞋,都是在雨天不可缺少的朋友。

3、提問:你從什么地方能夠了解到天氣將發(fā)生變化了?

·小結:天氣預報、天空中云朵的變化、周圍天氣環(huán)境的變化(刮風、溫度的變化)都能夠告訴我們,要變天了,大家要做好必要的準備。

二、八個小朋友來幼兒園(解決重點)

·重點提問:

1、八個來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別之處,也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2、請你找一個特征,把這八個小朋友分成兩組

·復習8的組成

·看算式,找特征并解釋算式的含義。

·小結:一道算式題一定有3個數(shù)字,兩個符號,數(shù)字和符號都有它包含的意義。

三、找找算式題(解決難點)

·根據(jù)操作包上的圖片提示,找到分類特征并列式

·個別幼兒再次解釋自己列式的依據(jù)

·教師驗證幼兒列式結果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初步學會朗誦整首兒歌。

2、感受兒歌幽默的情趣,學習詞:扮、樂、滑、摔。

活動準備:

事先告知配班老師如何扮老公公出場、白眉毛、白胡子及相關兒歌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問答,引出題意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他是誰?

2、為什么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為我們跳個舞,我們歡迎他表演吧!(老公公剛要跳舞,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見了。)

4、教師忙扶起老公公問:“老公公,您沒事吧?”老公公邊摸掉胡子邊說:“沒事沒事!”

5、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老公公的胡子不見了,引出題意。

二、教師朗誦兒歌

1、引導幼兒說一遍題目,并請幼兒說說“扮”是什么意思?

2、教師朗誦兒歌一遍,幼兒仔細傾聽。

3、請幼兒說說:剛才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4、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圖片中的事,并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句說一說。

三、幼兒學兒歌

1、請幼兒跟隨老師邊看圖片邊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單獨看圖片朗誦兒歌。

3、引導幼兒一起看圖朗誦兒歌。

四、兒歌表演

1、請幼兒觀看教師如何化裝成老公公,并請幼兒相互化裝成小老公公。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表演。

3、請幼兒相互表演兒歌一遍。

五、小結

今天的兒歌有趣嗎?你們學會了嗎?開心嗎?請你們回家后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看懂圖意并能大致講述故事。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故事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傻小熊種蘿卜》故事圖片,動物圖片,人手一份小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故事。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一個新客人,他是小熊,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跟他有關的故事,發(fā)生了些什么事情吶?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圖講述,激發(fā)興趣。

1.教師:請你們自己來看看,看完后告訴我們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2.請幾名幼兒來講講他們自己通過觀察圖片猜測出的故事內(nèi)容。

教師:你從什么地方知道小熊種的是蘿卜啊?小狐貍來小熊地方干嘛?會說些什么?小動物們來小熊家里干嘛?

3.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講的故事都很好聽,很有趣,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聽一聽小熊到底發(fā)生了些什么事情。

三、完整講述,回答問題。

1.根據(jù)故事圖片完整講述故事內(nèi)容。

2.教師:小熊知道自己種了蘿卜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教師:小熊看不到蘿卜,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教師:大家看到花花綠綠的蘿卜園為什么笑呢?

5.教師:最后小熊看到這么多的蘿卜心情是怎么樣的?(開心、高興、喜歡、驚喜、快樂、興奮、驚訝)

6.教師:這真是一只很傻的小熊,如果你要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你會給他取個什么名字?

7.教師:你喜歡這只小熊嗎?

8.小結:小熊勤勞、熱情、講信用是好的,我們要向他學習,但是,小熊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別人請教,還做出了可笑的事情,這一點可不能向他學習。傻小熊只要勤學習、多請教,就一定能變成一只聰明的小熊。

9.出示大操作圖,邊操作邊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內(nèi)容。

四、結伴講述,鞏固故事。

1.幼兒自由結伴,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講述故事。教師巡視了解幼兒是否圍繞重點進行講述。

2.請幾位幼兒在集體前講述,教師及時給予點評和鼓勵。

故事:

傻小熊種蘿卜

傻小熊拾到一包種子,他把種子撒在了門前的空地上。一場春雨過后,許多嫩嫩的小苗鉆了出來,在風中搖擺著綠色的小腦袋。

有一天,小狐貍從傻小熊門前經(jīng)過,他羨慕地說:“傻小熊,你有一個多好的蘿卜園呀,兩個月后,你就有吃不完的蘿卜啦!”傻小熊真開心:原來,我種了這么大一片蘿卜呀。傻小熊給每個朋友些了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有一個蘿卜園,請他們兩個月后來吃蘿卜。

兩個月過去了,傻小熊的蘿卜園里連一個蘿卜也沒有長出來。傻小熊急壞了,說話得算數(shù)呀!傻小熊跑到蔬菜店,買回一大堆蘿卜,有紅蘿卜、白蘿卜、胡蘿卜……然后用細線一個一個地系在蘿卜的葉子上。

朋友們來了,大家看著那花花綠綠的蘿卜園,都笑了。

朋友們一起拔蘿卜,從地下拔出那么多白白胖胖的蘿卜,就像一群胖娃娃。

傻小熊又驚訝又歡喜:啊!蘿卜原來是長在地下的呀!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輕柔、優(yōu)美的聲音朗讀詩歌。

2、嘗試根據(jù)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xiàn)詩歌美好的意境。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布娃娃和搖籃各一個;

2、圖片:藍天、星星、大海、小魚、花園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理解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難點:根據(jù)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1)播放搖籃曲,感受曲子優(yōu)美、寧靜、溫馨的意境。

(2)讓幼兒說說: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做什么?

(3)鼓勵幼兒學習用自己的手臂當搖籃,隨著音樂搖娃娃睡覺。

2、初步感知詩歌。

(1)朗讀詩歌,提問:“詩歌里有哪些搖籃?搖籃里哪些小寶寶?”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一邊朗讀。

3、進一步感知、理解詩歌內(nèi)容。

提問:(1)為什么說藍天是搖籃?

(2)為什么說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朗讀詩歌。

4、根據(jù)詩歌結構進行仿編。

(1)仿編第一段。

在藍天這個搖籃里。除了搖著星寶寶,還搖著誰呢?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帶領幼兒根據(jù)詩歌原有的結構仿編。

(2)教師帶領幼兒完整的朗讀一遍仿編的詩歌。

5、朗讀詩歌《搖籃》

引導幼兒一起隨著音樂用輕柔的聲音完整地朗讀詩歌原文和仿編的詩歌。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雪孩子和小兔之間相互幫助和關心的情誼。

2、能選擇適當?shù)姆绞奖憩F(xiàn)自己喜, 歡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自備《雪孩子》動畫片、美工操作袋中的《雪孩子》。

4、 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欣賞動畫片

2、 討論: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教師再次一邊講故事,一邊與幼兒討論:小兔為雪孩子做了什么?雪孩子救了小松鼠后為什么躲起來?小松鼠想對雪孩子說什么呢?小兔的房子著火了,雪孩子是不能靠近大火的,但是他為什么會勇敢地救小兔呢?小兔得救之后,最想對雪孩子說什么?你喜歡雪孩子?為什么?

三、幼兒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

1、出示雪孩子的輪廓圖,討論雪孩子的形象和表現(xiàn)方式。

2、通過添加畫面,分組表現(xiàn)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根據(jù)不同職業(yè)的專長推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體會團結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課件,繪本書。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發(fā)懸念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

2、提問:發(fā)生什么事了?(幼兒自由猜測)

3、設疑: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這可怎么辦?誰來幫他們想想辦法?

二、推測故事情節(jié)

1、認識各種有本領的田鼠:誰來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領的人都來了。

2、推測:誰最有可能搬走這塊大石頭?為什么?結果怎么樣?

3、感知情節(jié)變化:難道就沒有辦法把石頭搬走了嗎?

田鼠寶寶有什么好辦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結:他們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還有的撬,在田鼠寶寶的指揮下,大家的勁都往一處使,

原來這不是石頭,是個大面包!

三、完整欣賞故事

1、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總結:原來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一個人做不了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

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來完成。

《大石頭》

這是一個靜悄悄地夜晚。忽然,有塊又大又圓的東西轟隆隆地朝田鼠村莊滾了過來!哐當!

第二天一大早,田鼠們都被嚇了一跳。他們昨天剛挖了一個大洞,準備遭游泳池,可是現(xiàn)在這個大洞里躺著一塊大石頭!

所有的田鼠都皺著眉頭,擔心地看著這塊大石頭。

“我來試試。”村里力氣的田鼠大力士跑了過來。嘿喲!嘿喲!但是石頭一動都不動。

“我來試試。”這次田鼠科學家走了出來,“利用杠桿原理就可以把石頭抬起來了?!钡鞘^實在太重了,木桿咔嚓一聲就斷了。

“我們鉆到地底下,把石頭抬起來不就好了嗎”田鼠礦工出來說話了。田鼠礦工鉆到地底下挖土,他累得半死,但石頭動也不動。

“那就交給我吧。”田鼠魔術師出來說話了?!拔易兾易?,我變變變——回去吧,大石頭快點回到原來的地方吧,變!”但是石頭還是在老地方,一動都沒動。

“不要擔心,我來試試?!碧锸蟀l(fā)明家出現(xiàn)了。繩子緊緊地捆住石頭,熱氣球很慢很慢地向上飛,但是這次石頭還是一動都不動。

所有的田鼠都很失望。“難道就沒有辦法把石頭搬走了嗎?”正在這個時候,田鼠寶寶走到大家面前說道:“我有一個好辦法!”“所有人一起幫忙不就可以了嗎?”于是,所有的田鼠都聚集到了一起,他們推的推,拉的拉,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勁!

大家再加把勁!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哐當——“哎呀,原來這個不是石頭,是個大面包!”

這天晚上,田鼠村莊開了一個慶祝會。所有的田鼠都分到了面包。當然,游泳池也造好了。

瞧,田鼠寶寶在游泳池里一邊玩水一邊吃面包。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嘗試感知詞匯:“五顏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通過觀察圖片、表演故事,理解作品內(nèi)容。

3、喜歡幼兒園,樂意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點點愛去幼兒園》

2、小鳥、兔子、梅花鹿的頭飾若干。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對話“這里是__幼兒園”“幼兒園里很快樂”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表演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新朋友,讓我們一起把新朋友請出來吧。

2、出示小女孩的手偶

師:新朋友是誰啊?

她的名字叫點點,點點今年三歲了,要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跟她打個招呼吧!

今天點點還給我們帶來了她上幼兒園時的故事,我們一起去聽聽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幫助幼兒分段理解故事,熟悉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1)小鳥

師:點點和媽媽經(jīng)過什么地方?

她們看到了什么?小鳥是什么顏色的?在做什么?

媽媽怎么說的?

小鳥說了什么?

(2)兔子

師:瞧!她們經(jīng)過了哪里?草地上了什么?

它們是什么顏色的?

媽媽說什么?

兔子們會說什么呢?

(3)梅花鹿

師:她們又經(jīng)過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媽媽說什么?梅花鹿呢?

(4)小朋友

師:她們到了哪里?有誰?在做什么?

點點怎么樣了?

2、 完整欣賞故事,鼓勵幼兒學一學故事中的對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幼兒園嗎?喜歡幼兒園里的什么?

三、引導幼兒進行故事表演(可放至延伸活動)

1、師:請你們一起來點點的故事表演出來吧。

2、出示頭飾、分配角色

3、幼兒表演故事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10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老師講故事;2、大膽用普通話回答問題;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二活動準備:

1、大紙箱一個:上面開一個比較大的口,面對幼兒一面布置成一個小水池;

2、卡紙立體動物三個;3小青蛙、鴨子、烏_飾若干;4泡沫墊子,在場地上布置一個小水池

三活動過程:

1、用三只小動物表演游戲給小朋友看引出話題,引起幼兒興趣;

2、分別表演三只動物“撲通”跳下水的過程:提問:a小青蛙呢?b誰不見了?小鴨子?c小烏龜?

3、將三只動物重疊拿出紙箱問:第一個是誰?第二個是誰?第三個是誰?幼兒練習完整句式“第一個是。?!薄暗诙€是。?!薄暗谌齻€是。。”

4、老師重復一遍故事,幼兒隨老師一起玩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1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及詩歌中表現(xiàn)的春天的趣味。

2、感受春天的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課件,三本書,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1、聽著《春天在哪里》的音樂進活動室。

美麗的春天在哪里?美麗的春天還在春姑娘為你們帶來的這三本書里。

2、理解詩歌內(nèi)容。

(1)出示第一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彩色的書)猜猜書里有什么?

(2)出示第二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誰在書里笑了?(小朋友),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為什么笑了?

(3)出示第三本書,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邊打開邊問)

是誰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誰還會在春天里唱歌?

3、整體欣賞詩歌,看課件。

春姑娘真能干,還把這三本書寫進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里,我們一起聽聽。

4、欣賞詩歌,感受春天的美。

詩歌里說春天是三本書,是哪三本書?你最喜歡哪一本?

(1)欣賞第一段后提問:你最喜歡這本書里的哪一句話?

(2)春天還是一本會笑的書,我們一起看看(欣賞)。誰在

春天里笑了?還有誰也在春天里笑了?小池塘是怎樣笑的?

小池塘為什么笑?

(3)播發(fā)第三段。提問:你最喜歡聽書里誰唱的歌?

5、朗誦詩歌

(1)讓我們完整地聽一遍這首春天的詩歌(再一次欣賞一遍),小朋友可以輕輕的跟念,集體朗誦。

(2)和老師一起邊看圖邊念這首詩歌。

(3)春天可真美,讓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念這首詩歌。

(4)游戲:老師念詩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詩歌的后半句。

6、制作封面,表現(xiàn)春天的美。

(1)把春姑娘帶給我們的三本書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本美麗的春天的書,我們一起為這本書做張好看的封面,好嗎?幼兒繪畫。

(2)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的內(nèi)容。

(3)小朋友,美麗的春天已經(jīng)來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幼兒園語言的教育活動方案篇1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掌握詩歌內(nèi)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2、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nèi)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chuàng)編內(nèi)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14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