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優(yōu)質5篇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而在重陽節(jié)這一蘊含著敬老愛老主題的節(jié)日中,我們應該更加強調這一點并呼吁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以此小編特此整理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僅供參考!
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第一篇
親愛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五(1)班的黃詩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親敬老,人人可為》。
中國號稱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積淀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熏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在眾多傳統(tǒng)美德中,孝敬父母占據(jù)第一位。古往今來,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很多,我給大家講一個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吧。
從前有個叫做子路的人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常年靠吃粗娘野菜度日。有一次,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呢?子路為了滿足父母的心愿,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山路,從親戚家背回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期盼已久的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路途的疲勞。小小年紀的他,懂得心中裝著父母,小小的舉動卻裝著滿滿的愛心和孝心。
關愛親人,孝敬長輩這就是美德,我們作為年輕一代,應該把這種美德傳承和發(fā)揚。
愛爸媽,我們要學會做個聽話懂事的乖孩子。聽從爸媽的教導,不頂撞,不犟嘴,不隨意耍脾氣,不惹父母生氣。愛爸媽,我們要做個勤勞能干的好孩子。主動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整理自己的房間,掃掃地,抹抹桌子,收拾碗筷……這些細小的活爸媽會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同學們,關愛親人,孝敬長輩不需要天天掛在嘴邊,但必須時時記在心間,不是講空話,更要看行動。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做一個愛親敬長的美德傳承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第二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jié)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jīng)學過好幾篇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篇呢!
比如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痹谡n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jié)是在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九。
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shù),“九”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shù)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
關于重陽節(jié)的故事很多.據(jù)說重陽節(jié)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jīng)很普遍.“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nóng)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從而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
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jīng)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jīng)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
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
但是,在重陽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
謝謝大家!
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第三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非常榮幸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與大家相聚于此,暢談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暢舒我們當代青年的情懷。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愛老,促和諧。
時下最流行的一個詞是什么? 是“和諧”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號召,頓時,舉國上下、萬眾齊心、朝向這個偉大的目標奔進了!
建設新農(nóng)村,關注農(nóng)民工、出臺各項惠民政策,書寫了構建路上輝煌的章節(jié)。要全面構建,追求整體和諧,就不能忽視一個重大的`問題——老年人。
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2005年年底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一億零五十五萬,占總人口的7.7%,而在今后的20—30年內,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3—4億。按照老齡化評判標準,我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國家。 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老年人,尤其是農(nóng)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是不容樂觀的:物質生活水平低;醫(yī)療條件差;文化娛樂享受少;社保養(yǎng)老制度不完善;“打工熱”使得空巢老人與日俱增,數(shù)量龐大,生活中少了子女、孫輩們的陪伴,老年人的精神慰籍大打折扣;由于時代原因造成了老年人的文化知識低,身體素質差,生活習慣與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不被人尊重等等現(xiàn)狀。
要改變這些嚴峻的現(xiàn)實狀況,除了靠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逐漸改變老年人養(yǎng)老等物質生活狀況之外,其在精神上的養(yǎng)老就要靠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關愛老人,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社會實現(xiàn)全面和諧。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tǒng)中的精華。我們作為受了老一輩勞動人民恩惠的青年人,更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做敬老、愛老的楷模,為和諧社會的構建作出貢獻。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歌中唱到:?;丶铱纯?,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一輩子總操心,一輩子不容易。朋友們請你們捫心想一想,生你養(yǎng)你的父母,他們不辭辛勞,含辛茹苦養(yǎng)育了我們十幾二十年,而現(xiàn)如今的你 為了工作,陪伴父母的時間有多少,在家里 到底是誰在為你做家務呢?我相信今天之后會有所轉變。你們的家庭會比以前更加和諧。
有句名言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我們這一輩 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享受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就更應該,尊重關愛老人們,因為他們,都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我們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尊敬老人;我們可以做的事很多:抽時間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有空時到社區(qū)當志愿者、義務為孤老們服務;最簡單的就是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
為老人們做這些事,雖然簡單 平常,但其意義巨大,不但是你個人道德情操的體現(xiàn),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點滴,一滴、兩滴、點點滴滴 就匯聚成了和諧社會幸福的海洋。
我的演講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我們尊老 愛老的活動永遠不會停,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能早日遨游在和諧社會幸福的海洋里!
謝謝大家。
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第四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
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迅速增多?,F(xiàn)在,我國已正式將農(nóng)歷九月初九定為“中國老人節(jié)”,目的是這一天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發(fā)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使老人們能夠度過幸福的晚年。
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jié),我謹代表全體同學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jié)日祝賀以及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厥兹松夏耆耸且徊繗v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
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yōu)檫@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yōu)橛羞@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fā)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新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盡力為老人做好事。
在這樣的日子里,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么樣的祝福呢?也許會說上一句祝福的話,也許會給他們倒一杯水,也許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等等……無論為他們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第五篇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jié),是個值得慶賀的節(jié)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tǒng)又成為老人節(jié)的目的就是想繼續(xù)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yǎng)老”這三個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傳統(tǒng)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xiàn)代比。每到這個佳節(jié),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jié),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么呢?很簡單:孝順?,F(xiàn)在,我們家里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jié)活動的建議:
1、帶著老人一起出游,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游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后,我們衷心祝愿每位同學都能與家里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jié)!
2020年小學重陽節(jié)主題班會演講稿優(yōu)質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