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飲食衛(wèi)生注意事項

美婷1873 分享 時間:

由于地震災害面廣、受害人群多,因此地震后最大的飲食問題是食物不夠,因此在面對災區(qū)人民的飲食支援和派發(fā)方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地震后飲食衛(wèi)生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地震后飲食衛(wèi)生注意事項

1、喝清潔的飲用水,生水應燒開后飲用;

2、飯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3、制作食品前將原料用清潔的水清洗干凈,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蔬菜;

4、制作食品要燒熟煮透;

5、生熟食品要分開制作放置,制作時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

6、飯菜應現(xiàn)吃現(xiàn)做,做后盡快食用,剩余飯菜要及時冷藏,食前確保沒有變質(zhì),經(jīng)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7、不吃來源不明、腐敗變質(zhì)的食品,不吃包裝破損的或過保質(zhì)期的包裝食品;

8、不吃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爛變質(zhì)的糧食;

9、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和其他野菜,不生吃動物性食品;

10、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容器盛裝食品,清挖出的炊具和餐飲具應徹底洗刷干凈、消毒后再使用;

11、盛裝食品的餐盤、碗筷用后要徹底清洗和消毒并保潔存放;

12、存放吃剩的或沒有包裝的食物,要注意防鼠、防蠅、防蟲;

13、食用包裝食品時,應盡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

集體供餐飲食衛(wèi)生

1、集體供餐最好在室內(nèi)或者搭建的簡易廚房內(nèi)制作食品,做飯場所一定要遠離垃圾、廁所,并處于這些污染源的上風向;

2、制作食品的原料應新鮮、符合食品衛(wèi)生要求,不使用來源不明、腐敗變質(zhì)的原料;

3、加工場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以及非食用原料;

4、炊事員應當由健康人員擔任,手上有破損、有化膿性傷口的人不能擔任炊事員;

5、制作食品前將原料用清潔的水清洗干凈;

6、生熟食品要分開制作放置,制作時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

7、制作食品要燒熟煮透;

8、制作食品的場所要及時清掃,保持清潔,容器餐飲具要清洗消毒,保潔存放;

9、做好的飯菜應盡快食用,熟食在室溫下存放不要超過4小時;

10、烹調(diào)后的食品如需運輸,應使用密閉清潔的容器運輸食品。

特殊脆弱人群食物供應

1.嬰兒

(1) 堅持母乳喂養(yǎng);

(2) 不能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使用嬰兒配方粉;

(3) 6個月以上嬰兒除母乳外,可服用配方奶粉、雞蛋等輔食;

(4) 每日可服用嬰兒輔食營養(yǎng)包一袋。

2.五歲以下兒童

(1) 保障能量和蛋白質(zhì)需求。最好每日1個雞蛋、一袋牛奶(250ml);

(2) 除每日三餐之外,應該有加餐;

(3) 注意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食物如肉類、火腿腸、豆腐干等的攝入;

(4) 食物應該易于消化,每日可添加一袋嬰幼兒輔食營養(yǎng)包;

(5) 保證食用碘鹽。

3.孕婦、乳母

(1) 保證充足的食物,米面每天1-2斤,一個雞蛋,餅干1包(100g/包);

(2) 多飲湯汁,每日一袋牛奶(500ml), 2-3瓶礦泉水(500ml/瓶);

(3) 適當增加罐頭肉、火腿腸等魚、禽、瘦肉豐富的食品攝入;

(4) 孕婦按說明每日服用葉酸補充劑片;

(5) 保證食用加碘食鹽。

救災人員食物營養(yǎng)需要

基本原則:保障基本食物與營養(yǎng)需要,保持體能。重點關注飲水、能量、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zhì)供應。

(一)高勞動強度一線救災人員

1.提供充足的飲水。

2.保證能量供應,注意吃含油多的食品。

其他救災人員

1. 保證水等飲料的供應。

每人每日至少1500ml,(約2~3瓶,其中最好果汁飲料1瓶)。

2. 保證能量供應。

例如:每日多吃米飯或方便面(3桶)、餅干2包(100g/包)、火腿腸2根(40g/根)、榨菜1包(80g/包)。

3. 注意水溶性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供應,建議按說明服用復合營養(yǎng)素補充劑片。

4. 增加供應其它包裝食品,如午餐肉、魚肉罐頭、鹵蛋、牛奶等。

地震后飲食衛(wèi)生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中班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大學暑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總結

鄉(xiāng)鎮(zhèn)防災減災工作總結范文五篇

大班安全工作計劃工作重點精選15篇

應急演練總結參考范文五篇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參考

關于安全無小事班會總結范文大全

游戲與教學體育教學設計

幼兒園安全第一課教案范文大全

地震后飲食衛(wèi)生注意事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113697